進入內容區塊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駐大阪辦事處舉辦清明活動讓僑胞體驗傳統食俗文化

facebook line 列印
node name:僑社采風
上架日:2024/04/14
發佈時間:2024/04/14
點閱數:88
2024/04/14
合影
動手做潤餅
古早味的客家艾粄
右上起:李安琪、陳洳豔、中山明惠授課及楊慧萍主持活動

清明節是華人慎終追遠的重要傳統節日,為了讓海外僑胞了解豐富多元且南北獨特的清明食俗,駐大阪辦事處於4月13日舉辦清明文化體驗活動,由僑務秘書楊慧萍主持,並邀請僑委會備查僑校「大阪弁天町臺灣華語教室」負責人,同時也是客委會海外客家諮詢委員會陳洳豔、「日本客家關西崇正會」副會長中山明惠以及理事李安琪擔任講座。活動內容包含簡介南北潤餅差異、豬籠粄及南部白頭公粄並實際手作及品嚐,吸引約30餘位僑胞參加,大家對於能了解不同清明食俗,又可動手做、動口吃傳統美食均表示獲益良多,且開心共渡周末時光。

活動首先由楊慧萍說明辦理目的、介紹僑務委員會六大社群平臺及智能客服系統,並希望藉此活動在海外傳揚臺灣多元文化。第一階段活動先由陳洳豔說明「潤餅」因地域不同,南北潤餅口味及內餡也大不同,接著指導參加者製作潤餅皮,現場也準備豆干、蛋皮、酸菜⋯等各式內餡食材,午餐時刻參加者就依照個人喜好,動手包北部口味及養生口味的潤餅捲,各組並自行烹煮臺式酸辣湯,古早傳統的簡單美食令人吮指回味。

隨後分別由出生臺中及屏東客家人的中山明惠及李安琪介紹及指導製作「豬籠粄」、「南部白頭公粄」,李安琪特別說明在清明節前後大量生長鼠麴草,南部客家人把它稱做白頭公,因此將鼠麴草與糯米團做成的艾粄稱為「白頭公粄」。至於北部客家人則以艾草取代鼠麴草製作「艾粄」,因做成的形狀與古早時用來裝豬、扛去市集販賣的竹編豬籠極為相似,便稱其為「豬籠粄」。兩位講師也特別準備常見的蘿蔔絲、地瓜絲兩種內餡,並細心指導參加者包餡及蒸粄的技巧,外皮Q軟、內餡香甜讓參加者一嚐讚不絕口。

為了推廣臺灣多元文化活動,駐大阪辦事處今年規劃舉辦多項活動,包括春節習俗介紹暨手作掛飾及寫春聯、元宵習俗介紹暨湯圓及天燈DIY體驗活動、清明文化介紹暨潤餅及艾粄共學承傳技藝、客家文化習俗介紹暨手繪小油傘及擂茶體驗等,期藉此讓旅日僑胞進一步了解臺灣多元文化。


更多僑務新聞請至僑務電子報
智能客服
數位LINE總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