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社采風

+ MORE
2024
05/14
2024年牛頓臺灣日暨臺灣傳統週 十鼓擊樂團精彩助陣
2024年牛頓臺灣日在來自臺灣的十鼓擊樂團助陣下,與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波士頓You & Me音樂樂團、陳秀惠尼雅 (Nia),共26個社團、13個商家共襄盛舉,波士頓海外青年文化大使及蔚藍高中生也來擔任義工,讓大波士頓地區充滿熱鬧歡騰的臺灣味。 駐波士頓辦事處處長廖朝宏夫婦、波士頓文教中心主任潘昭榮和麻州眾議員黃子安、牛頓市市長Ruthanne Fuller、波士頓僑務委員郭競儒、紐英崙中華總會主席余麗媖等人在升旗儀式後,率眾人遊行,再回到海德公園廣場。 所有貴賓在黃子安和Kay Khan送上表揚狀給臺灣牛頓日後,帶領所有出席者合掌,祈願臺美一家,合作無間。牛頓市市長Ruthanne Fuller感謝有辦事處的存在,讓牛頓市和麻州都更加美好。余麗媖也提醒現場觀眾,將於6月15日下午5點到10點,在波士頓華埠舉辦的「臺灣夜市」,邀請大家共襄盛舉。 波士頓僑務委員郭競儒今年擔任牛頓臺灣日籌備委員會主席,她致詞感謝僑務委員陳仕維鼎力支持,並感謝所有工作人員不辭辛苦,還有從臺灣來的十鼓擊樂團助陣表演,讓觀眾直呼幸運,也印象深刻。 今年現場攤位眾多,不只有麻糬、仙草冰、芋頭糕、大腸包小腸、滷豬腳、刈包、糖葫蘆、冬瓜茶、雞絲涼麵、雞蛋糕、烤魷魚等各式臺灣美食,還有第一次來參加的「新英格蘭香港節」端出咖哩魚丸,讓人一嘗好滋味,吸引臺灣僑胞、當地民眾攜家帶眷前來,氣氛熱絡,紛紛表示期待明年再來。     更多僑務新聞請至僑務電子報
2024
05/12
波士頓臺灣影展參加「為飢餓健走」為臺灣邁步前行
波士頓5月6日舉行第56屆的「為飢餓健走」健行活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走過疫情的陰霾後,今年度的健行活動較歷年盛大,一共有超過3,500人參加,並達成超過130萬美元的公益募款目標。波士頓臺灣影展主席暨創辦人、僑務促進委員康麗雪也帶領一群影展志工及支持者參與。 創辦於1969年的波士頓「為飢餓健走」,是美國歷史最悠久、也是麻州最大的團體健行活動,起源於為當時的飢餓問題發聲請願。爾後每年都吸引更多公益團體參加,也逐漸發展出各團體宣揚自己訴求的多元文化運動,大家一同透過輕鬆步行,走出健康和活力。 康麗雪對參加本次健走活動表示,這是波士頓臺灣影展的首次參與,非常開心能號召到不少的影展志工朋友們同行,有第一代也有第二代的僑民。她期盼透過參加本次活動,讓臺灣僑民能夠與主流社會接軌,並介紹臺灣文化給國際友人。讓人欣慰的是,在這群影展志工裡有一些年輕的面孔。對於這群小小志工而言,除了文化交流以外,也培養他們勇於接觸人群、回饋社會的使命感。影展的支持者Daniel Kao醫師家裡有三位青少年,全家都是志工。他表示很樂見自己的孩子能透過這樣的活動,認識臺灣也推廣臺灣,並結交其他喜愛臺灣的友人
2024
05/02
波士頓臺僑團體參訪泰王寺 同慶泰國潑水節
座落於波士頓近郊Raynham鎮的泰王寺 (Wat Nawamintararachutis), 在4月28日上午舉辦泰國潑水節 (Songkran) 的年度慶典,附近交通大排長龍,吸引上千訪客齊聚一堂。紐英倫客家鄉親會、新英格蘭大波士頓臺灣商會、慈濟波士頓等來自大波士頓地區的數個僑團,均派代表出席參加同慶。 這次活動由僑務諮詢委員王本仁親自擔任導覽,帶領各僑團訪客穿梭在泰王寺的各廳殿,講述著建築理念和歷史,讓大家不但對泰國佛教文化有更深刻的體驗,也透過參加泰國潑水節, 更加促進與國際友人的文化交流,拓展國民外交。 成立於2014年的泰王寺,是旅居波士頓當地建築師王本仁的設計傑作,也是泰國海外最大的佛寺。王本仁畢業於臺灣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赴美取得哈佛大學碩士學位後,任職於ARC建築設計公司 (Architectural Resources Cambridge, Inc.),熱心服務於僑界,擔任過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會長、理事,新英格蘭大波士頓臺灣商會創會會長等職。 因為篤信佛教,王本仁因緣際會透過指導的泰國學生牽線,輾轉和泰國副僧王 Phra Promwachirayan 結緣。正巧副僧王希望在波士頓附近尋覓適合的大片空地以建築寺廟,獻給生於波士頓劍橋市的泰皇蒲美蓬,作為登基六十週年的紀念。歷經波折和多次修改設計,這棟佔地55英畝、面積11萬平方呎的宏偉泰王寺於是落成並成為附近地標,外觀有金漆銅鑄尖塔,內有泰王博物館、圖書室、禪修室、泰式佛殿等各式設計、加上花園、禪池等襯托,讓人彷彿置身另一個世界。
2024
05/02
哈佛臺灣同學會暢談臺灣飲食文化與性別空間
哈佛臺灣學生會 (HTSA) 的「關於臺灣我想聊」系列,4月28日暢談吃喝玩樂,在哈佛大學生物實驗大樓,從臺灣飲食文化,談到臺北性別空間。會末還有斜槓蔬食、Ten One Teahouse、波克萊臺灣商會等贊助臺灣美味,與會者大快朵頤。 哈佛會長姚俊辰、黃郁婷和活動總召林昕嬡及學生會幹部邀得兼具慈善家、作家身分的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胡川安,以及在哈佛費正清中心做博士後研究的林祈佑,分別講談「吃喝 : 從飲食文化看臺灣的身世」,以及「玩樂 : 跟著 妮妃雅瘋 走過臺北的性別空間」。活動有MIT學生會(MIT ROCSA)支持,共約80多人參加。 胡川安說,人們到臺灣的要務之一,一定是品嘗臺灣小吃,例如豬耳朵、魚丸,和大約40年前出現,如今紅遍世界的珍珠奶茶。他從臺南虱目魚粥談起養殖歷史,以及滷肉飯、臭豆腐、沙茶醬、牛肉麵、左宗棠雞等的歷史淵源,以及桃園龍岡米干、鼎泰豐小籠包等臺灣日常美食。他直言從美食就可看到,臺灣400多年來經歷荷蘭、西班牙、清朝、日本、民國政府統治,飲食文化非常多元。 林祈佑藉「魯保羅變裝秀 (Nymphia Wing)」第16季冠軍妮妃雅,帶出臺北性別空間討論。他以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1990年代秀場紅頂藝人、2000年代電視「鐵獅玉玲瓏」談論傳統戲曲、歌仔戲、黃梅調到電視及電子花車表演中反串或跨性別裝扮文化。他還指出西門町、228公園 (原新公園)以及紅樓(原為市場、劇院),如今是次文化與婚姻平權重要標記地點。時日遷移後,繁華已從西門町轉移到迪斯可舞廳林立「東區」的歷史變遷。 活動最高潮是蕭蕙菁和蔡高進、楊美宜等人的「斜槓蔬食 (The Veggie Factor)」團隊,抱著推廣素食理念,準備了芋頭糕,(素) 皮蛋瘦肉粥,滷蛋香菇素肉燥飯,蔥油蛋餅等許多臺灣味早午餐,還現場示範如何包紫米飯糰;Ten ONE Teahouse則提供好喝的臺灣黑糖珍珠奶茶。
2024
05/02
波士頓當代藝術聯展 楊澍創作現臺灣雲海層峰
波士頓美術館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與Copley Society of Art合作,邀集全館藝術家送出作品參選,遴選出的作品,在4月4日至5月4日期間舉辦以「Perspectvies」為主題的當代藝術展,呈現走過疫情、世界重生的各面向觀點。來自臺灣的楊澍以「山與雲海」的作品獲選入圍。除了波士頓美術館館長Matthew Teitelbaum,4月27日波士頓北一女校友會、政大校友會及僑務諮詢委員陳家驊等都到場支持。 「山與雲海」作品靈感來自對阿里山美景及家鄉的懷念,也是向擅長海浪、雲海、山水水墨畫的恩師傅狷夫致敬,反應出當時從大陸遷臺、飄洋過海大時代的滄桑和鄉愁,爾後愛上臺灣美麗山林的多重情懷。 楊澍自北一女中畢業後,在臺大政治系就讀期間,便師從書畫泰斗傅狷夫,學習山水畫直到畢業赴美深造工作,多年後決定全心投入藝術創作,並重新繼續接受傅狷夫的國畫與行草指導。在擔任波士頓美術館藝廊講師時,受到西洋藝術自由奔放的影響,走上當代藝術之途並接受科班教育,自塔夫茲大學藝術學院取得藝術碩士。她目前任教於波士頓美術館並為Gallery Instructor Associate,www.sueyangart.com上有完整作品集。 心懷母校的藝術家楊澍,決定捐出此畫作所得的一半給北一女校友基金作為「STEM Girls Initiative」,嘉惠學妹們精進工程科技及數理。同為理科背景出身的波士頓北一女校友梁雅惠,因看到作品聯想到花蓮的「一線天」美景,心繫受到震災影響的花蓮,立即決定認購,成就了美事一樁,也成為校友及僑胞間的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