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漢字瑰寶 文化傳承

facebook line 列印
node name:僑教業務簡介
上架日:2014/11/03
發佈時間:2014/11/03
點閱數:3185
2014/11/03
本會職司海外僑民教育工作,為協助僑社傳承中華文化,長年來研編正體字教材,作為海外華裔青年學習華語文及僑校推廣華文教育之用。「正體字」歷經長久發展,形、音、義多已定型,大體符合六書構字原則,且約八成左右為「形聲」字,其「部首表義」及「聲旁表音」的特性,有助於學習者輕鬆習得漢字,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正體字肩負五千年中華文化傳承與傳播的任務,現存古籍均使用正體字印刷,習得正體字,不僅可跨越橫向空間障礙,更可突破縱向時空壁壘,悠遊於不同時空背景之華語文世界,領略蘊藏其中的豐沛人文思想與智慧結晶;另正體字結構勻稱、形體優美,可發展出千姿百態的書體風範,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樣式,可謂既含學理,又兼藝術。

根據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鄭錦全博士研究指出,一般人對於一種語言所能掌握運用的詞語數量最多可達八千字;而中國大陸發表的簡化字僅2,235字,包含482個獨立的簡化字(如:笔/筆、车/車、风/風等),以及由簡化偏旁(共14個,如讠/訁、饣/飠、纟/糹等)、獨立簡化字所衍生之1,753個字(如轧/軋、识/識、讽/諷、绉/縐等),涵蓋面有限,且簡化字又「臆造新體」,破壞漢字形音義合一的特質,學者李鍌教授即指出簡化字形成「偏旁簡化不能全部類推」、「符號取代偏旁並無定則」、「個體簡化字偏旁不能類推」、「同音兼代紊亂漢字系統」、「既已簡化又有例外」、「任意省簡破壞字構之合理性」等學術研究與文字運用上的亂象,不利「古文字學」、「沿革地理學」、「歷史學」的研究,以及造成文字運用上簡繁轉換的混亂等影響。

雖然目前全球使用正體字與簡化字人口比例消長,海外華語文學習者在實際應用上需與世界接軌,但無論從提高學習效率、認識文化歷史、學習傳統文化、厚植文化底蘊、創造文化創造力、連結東亞文明、介入全球文化前景或者是一種美學欣賞的角度,正體字的學習都是非常有意義,且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本會盼藉由「鞏固正體字,對照簡化字」之方式,以發行正簡對照教材之務實作法,順應海外教學趨勢,鼓勵先學正體字,再習兼識正簡,以正體字為載體,繼續創造最大的文化價值。

智能客服
數位LINE總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