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臺灣同鄉會11月11日在麻州布魯克蘭鎮Coolidge Corner電影院放映《流麻溝十五號》並舉行映後座談會,與觀眾交流與省思歷史傷痕。
《流麻溝十五號》於2022年10月底上映,改編自曹欽榮著作《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描述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一群女性因莫須有思想問題成為政治犯,被關押到綠島的近代史。影片在臺灣市場推出後,今年中來到北美,在各地輾轉上映。
影片將史實中多名女性的遭遇揉合成女學生、年輕母親,舞者等3名主角,描述她們分別因為禁書、禁歌以及參加學生自治會等原因,被送進當年人稱火燒島的綠島,淪為政治犯。
影片藉由「嚴為複審」的蔣介石親筆批示暗示許多人冤死,並藉個別角色的遭遇,彰顯那個年代的「沒道理可講」,也點出當年被冤枉的受害者不只有臺灣人,而是無差別的迫害。
在映後座談中,主持人張玉芳略表示二二八事件雖然為期三個月,此後白色恐怖卻長達40餘年。
曾任波士頓臺灣同鄉會會長的吳美芬說明,綠島位於臺東以東約33公里的太平洋上,流麻溝則是綠島上唯一有淡水的地方。島上的人每天到那兒打水,半盆水就得用一天。綠島上現在有個紀念碑,刻有八,九千人的名字,柏楊稱之為垂淚碑。
吳美芬指出這些人為臺灣的民主、自由奠下了基礎。並補充電影中沒呈現的故事,包括臺南女中有棵樹,埋著丁窈窕的一縷頭髮,有山東煙臺等地8所高中的學生被強迫編進軍隊等故事。她慨言「歷史的錯誤,可以原諒,但不可以遺忘」。
曾經長年住在日本,後來才搬到波士頓的黃綠水則分享她去綠島參觀的見聞,看到牆上有她家親戚的絕筆書,而她的父親黃綠雲,二舅黃隆康等,家族中有不下5人是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分別被學校解聘,逃亡國外,或遭槍殺。然而這些事長輩們在她小時候卻鮮少提及。
有觀眾直言以前真不知道有這樣的歷史,也有人表示希望能聽到關於這段歷史更多不同聲音,包括原住民,客家人與外省人等觀點。
波士頓臺灣同鄉會表示,真實歷史事實遠比影片所呈現的還要殘酷,儘管年輕一代幸運未經歷過這段肅殺歲月,但希望人們不要忘記這段歷史。
波士頓臺灣同鄉會共同會長汪采嬿(前左三)、黃冠勳 (左五)和 理事及志工們,活動結束後在戲院外合影(左起,謝富凱、杞佳泰、汪采嬿、張玉芳、黃冠勳、柳品貝、張凱雄,後排左一鍾佳君等人。)
張玉芳主持映後座談,吳美芬、黃綠水分享經驗
流麻溝十五號放映會後舉行座談會
波士頓臺灣同鄉會理事及志工們自拍,慶祝活動順利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