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雲鶴社於美東時間11月8日下午舉辦了今年度最後一場的健康講座,邀請到薛正和博士向大家介紹腰椎保健及治療的相關知識和經驗。繼上次四月份講述頸椎保健的延伸,薛正和再次分享給樂齡僑民她的物理治療專業,叫好又叫座的演講吸引了近八十位僑民參加。
雲鶴社幹事湯耀武首先介紹主講者薛正和。薛正和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院復健醫學系。在取得美國波士頓大學物理治療碩士學位後,曾在哈佛醫學院附設醫院從事臨床工作,並於 2003 年獲得麻省總醫院臨床物理治療師博士學位 (Doctor of Physical Therapy)。過去四十多年曾經在威州及德州醫院從事物理治療工作,並教授先進臨床技術課程和指導學生臨床實習。工作之餘薛正和熱心於社區公共衛生教育工作,於兩年前退休後搬到德州奧斯丁,繼續幫助社區、教會進行各種保健專題講座。
薛正和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來解說腰椎的結構,共區分成五塊椎骨,連接脊柱末端的骶骨和尾椎。在腰椎區域,脊髓緊連著細密分岔的馬尾神經叢,一路向身體下半部延伸到達臀部及大小腿等部位。在一節節椎骨的中間是椎間盤,內涵大量液體,具有緩衝、抗壓的效果。但隨年齡增長或骨質增生、發炎等病變,椎間盤逐漸萎縮失去功能,造成神經通過空間的狹窄而引發神經壓迫及疼痛,如常見的腰痛、腿麻、坐骨神經痛等。薛正和特別提醒大家,若出現嚴重下背痛、騎馬時身體接觸馬鞍的區域產生針刺感、麻木感,或是大小便失去控制等症狀有可能是馬尾症候群 (Cauda equina syndrome),要盡快就醫,避免造成永久性影響。
有關於醫學上常見的疼痛治療,薛正和表示根據病因及疼痛的程度,有藥物、物理治療、疼痛管理、開刀等方案。醫生通常會以消炎藥先行控制發炎,若病情加劇可直接就患部注射藥物消炎止痛。病患如果因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並持續惡化,則需要開刀處理,比方如移除部份骨塊以增大神經通過的空間 (Laminotomy, Diskectomy)、緩解壓迫,或是將兩節腰椎以鋼釘固定(spinal fusion surgery),增加穩定性等。
薛正和特別向大家解說預防保健的方法和重要性。在平日需要注意維持良好的站姿、坐姿,不要駝背或低頭看手機。搬地上重物時要蹲下、屈膝,避免造成對脊椎的過份彎曲和負荷。薛正和並親身示範如何以抬腿、半蹲、轉身等伸展運動來訓練腹肌、背肌、臀肌、大腿肌等核心肌群的強度,增強對脊椎的保護。但她也提醒對動過手術的患者,需要根據醫生囑咐來運動。
在問答時間裡,大家踴躍的提問,也彼此分享自身開刀、治療骨關節炎、運動復健等經驗和健康小撇步。薛正和耐心而詳盡地解說各項疑問、專有名詞,也傳授如何透過伸展上背肌和腹肌的動作,來改善久坐而導致駝背的情形。她並提醒大家注意需要以 X 光或 MRI 檢查後得到全貌後,再決定是否動手術。薛正和秉持著她的專業使命,帶給大家一個健康而知性的下午,而聽眾們對於腰椎及相關病變,以及預防和治療方法都多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雲鶴社幹事湯耀武 (右) 開場介紹主講薛正和 (左)
薛正和介紹腰椎、椎間盤的結構及功能
薛正和解說脊椎固定手術的原理及適用對象
薛正和示範透過肌肉伸展來預防、減緩脊椎的病變
大家踴躍提問向薛正和請教並分享親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