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11月17日,波士頓FASCA線上舉辦青年領袖座談會,邀請波士頓近郊麥德福市 (Medford) 11月甫獲選連任的最年輕臺美人市議員曾御宸,分享他青年從政及求學的歷程。超過80位來自全美各地以及加拿大溫哥華、泰國曼谷等地的FASCA學員、導師們一同上線,座談會全程以英語進行。波士頓文教中心潘昭榮主任勉勵 FASCA 成員們透過本次活動,受到啟發找到人生新的想法,駐泰國代表處僑務秘書黃書雅也特別上線向大家致意。
活動首先由波士頓 FASCA 兩位諮詢導師呂宗禧、林曉嵐開場,並介紹來賓和主講者曾御宸 (Justin Tseng)。曾御宸出生於美國愛荷華州,兩歲時隨父母搬到麻州麥德福市。他大眾服務生涯早從高中開始,不但是麥德福高中學生會副會長,還被選為出席麥德福市議會的學生代表,和行政長官,老師,以及社區人士合作,通過了至少兩項改善學校計畫。在高中以全年級第一名畢業後進入哈佛大學就讀,雙主修社會學和東亞研究。
即便當時還是哈佛四年級大學生的身份,曾御宸於 2021年就學期間決定參選麥德福市議員,首度參選就以5978票的第4高票順利當選為麥德福市7名市議員之一,刷新當選人最低年齡的限制。而在今年11月7日在麥德福市的選舉,選民投出之13,247票中,曾御宸以7275的第2高票順利連任市議員,反應社區居民對他以實際行動為社會服務的肯定。
曾御宸以他的成長和回饋為題進行演講。他首先提到在勒星頓中文學校就讀對他自己臺裔美籍身分認同的重要性,拉近與 FASCA 成員們的距離。曾御宸表示勇於找尋屬於自己的成功定義,是一件重要的課題。除了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職業,也要兼顧對社會的責任付出,以及對成長家庭社區前人的心存感激。
曾御宸覺得他臺裔美籍的身份,其實對許多美國人而言是充滿新鮮感而好奇的。對比社會上投射在亞裔的刻板印象,如聰明、勤奮,沈默也遠離公眾事務等,曾御宸則勉勵大家擁抱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勇於透過文化外交,搭起和其他族裔的橋樑,增加在社會上的力量。
對於回饋鄉里,曾御宸也提到社區服務的重要性並分享他自身的經驗。例如一開始在小學裡擔任功課、勞作、大提琴的助教,到高中之後積極參與文化社團、關心學校政策和硬體設備如飲水機的修繕等,都是啟蒙他對後來參與公職、服務人群的興趣。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學校面臨教育預算縮減、社會瀰漫反亞裔風氣,都是堅定曾御宸從政的因素。
在問答時間則由波士頓FASCA分會會長 Naomi Wu 主持,學員們踴躍地在多方面提問,向曾御宸請教。比方如何善用行事曆、增加演講的自信心、平衡分配學業和課外活動的比重、以及值得推薦的書籍資料等,曾御宸都不吝分享。他並表示進行深度的閱讀、學會對現狀提出疑問的重要,並要能心胸寬大地採納多方意見,反應出「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對他的深遠影響。曾御宸還表示若高中能重來一次,會想辦法補足睡眠,對思緒和健康都有幫助。
FASCA 學員們也勇於提出各項社會關注的議題,如攸關美國大學招生公平性的平權法案 (Affirmative Action),或是在美國亞裔應該如何和其他少數族裔進行互動等。曾御宸表示他贊同族群多元文化所帶來的特別優勢,像是他在哈佛大學求學期間校園裡為數不少的亞裔、非裔、拉美裔同學彼此互相交流,又或是回想美國60年代因為亞裔透過和非裔的結盟而推倒排華法案,都是相當經典的教材。
呂宗禧最後特別代表FASCA學員向曾御宸請教如何以中文向臺灣朋友介紹美國,他流利地用中文表示,美國地大物博,民族大熔爐的特點也是國力強盛的來源。美國政治即便充滿分歧,可貴的是大家都珍惜在自由、民主的架構下找尋各族裔共同的價值。
當被問到要如何向美國朋友介紹臺灣時,曾御宸則表示,臺灣的美食、珍珠奶茶、人口稠密但生活便利舒適、自由民主體制和傲人的全民健保等都是很好的話題。曾御宸自信且侃侃而談也大方分享,帶給 FASCA 學員們滿滿的收穫和新的啟發。
更多僑務新聞請至
僑務電子報
波士頓 FASCA 導師呂宗禧 (左) 及主講曾御宸 (右)
來自全美各地、加拿大溫哥華、泰國曼谷的 FASCA 學員們一同上線
FASCA 學員們踴躍提問和曾御宸互動